70岁老两口家里“点”5瓦灯泡,捐出攒了几十年的15万元积蓄抗疫
年近古稀,荆小银、王小丑夫妇二人,是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东营村里再普通不过的两个村民。2月8日,老两口儿却做了件不普通的事——将15万元积蓄捐赠给焦作市武陟县慈善协会等单位。疫情当前,他们说要为国家抗疫出份力。
捐款现场
捐款现场
捐款现场
“我们身体好着呢!人心都是肉长的,我们要捐给国家!”
和水泥、搬砖、做些零散的活计、侍候家里的几亩地......这些都是荆小银老先生平时做的事。
老两口的家
老两口的家
虽然近70岁,老人家还真的不服老——他闲不住,平时,地里没什么活儿了,荆小银就去县里找点活做。
是钱不够花吗?倒也不是。
荆小银和王小丑夫妇二人,有一儿二女3个孩子,平日里,孩子们时不时给父母生活费和零用钱,加上老两口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,老人又省吃俭用,几十年来,攒下了15万元。
“我在电视里看到,这次疫情很严重,心里挺不得劲儿。我就跟老伴儿还有孩子们商量,咱们要不捐点钱吧。”
老伴儿和孩子们都支持,于是,荆小银把自己攒的15万元取出来,捐给了武陟县慈善协会、嘉应观乡和自己所在的东营村。
“救灾救难就中了!人心都是肉长的,国家现在有难,我不捐点钱能行吗?”
把毕生的积蓄都捐了,老两口今后的养老怎么办?
荆小银老先生嗓门大,说起话来又有条理:“哎呀,我们够!”老爷子很乐观:“我现在身体好,还能打打工,家里还有地,关键是国家每个月给我们养老金还有2000块嘞!”
“再说了,现在国家政策好啊!我们有医保!生病上医院,医药费能报销,我都不担心。”
“还有我们兄妹仨。”老两口的儿子荆红亮说,自己和两个妹妹都支持老人捐款,从不觉得捐款后,老人的生活会受到影响:“我们也有手有脚,人不能说坐享其成、不奋斗,我们3个完全可以照顾好父母。”
每月生活费几十元,烧饭用柴火锅,倾其所有只为助人为乐
朴实、不会表达,老两口是这样,他们的儿子荆红亮更是这样。
“助人为乐,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吗?”荆红亮说,虽然父母没什么文化,但是从小就教育他们要助人为乐。
在与荆小银、王小丑一家的交谈中,河南商报记者也能明显感觉出来,感恩、知回报、朴实低调,这些特质已经完全渗透进这个大家庭中,并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价值观。
他们打心底里认为,捐赠本身是极普通的一件事,就跟扶起大街上一辆倒下的自行车一般稀松平常。
“其实真的没啥好说的。”这是荆小银、荆红亮不约而同说的最多的话。
荆红亮说,父母一个月的生活费,几十块钱,食品基本可以自给自足,花费主要在调料和生活用品上。
老两口的家十分朴素
“他们也不用手机,家里就一个5瓦的电灯、一部固定电话、冰箱、电扇这些电器,听邻居说,夏天他们也不舍得开电扇,就是为了省电。”东营村村长荆国伟说。
记者看到,两位老人的家中,至今还有烧柴火的土锅,荆红亮说,自打他幼时记事起,家里就用柴火烧饭,父母一方面觉得烧柴省钱,另一方面,也是几十年的习惯。
至今还用柴火锅做饭
“能省一点是一点嘛!”荆小银说道:“这不就是把省下来的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了嘛!